对ESP和EBP的理解

基础知识 2019-02-15

最近研究IDA的时候看见里面对于__stdcall调用函数的时候,汇编语句总是以
push ebp
mov ebp,esp
两句为起始,权威指南看了一会有点醉,还是查了一下
终于找到一篇文章说的比较清楚,特意学习记录了一下

作者:古月蓝旻

参考的文章如下,这篇其实说的非常好,但是里面有一些小错误,我这边直接修正一下,用于备忘

对寄存器ESP和EBP的一些理解

PS:EBP是当前函数的存取指针,即存储或者读取数时的指针基地址;ESP就是当前函数的栈顶指针。
每一次发生函数的调用(主函数调用子函数)时,在被调用函数初始时,都会把当前函数(主函数)的EBP压栈,以便从子函数返回到主函数时可以获取EBP。

下面是按调用约定__stdcall 调用函数test(int p1,int p2)的汇编代码

假设执行函数前堆栈指针ESP为0xAAAAAAA ;EBP为0xAAAAAB0

push   p2    ;参数2入栈, ESP -= 4h , ESP = 0xAAAAAAA - 4h = 0xAAAAAA6

push   p1    ;参数1入栈, ESP -= 4h , ESP = 0xAAAAAAA - 8h = 0xAAAAAA2

call test    ;压入返回地址 ESP -= 4h, ESP = 0xAAAAAAA- 0Ch  = 0xAAAAA9E,注意:这里是test函数的返回地址,即在代码段中的地址(偏移)。

;//进入函数内
{
push   ebp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;保护先前EBP指针, EBP入栈(即0xAAAAAB0入栈,注意与返回地址区别), ESP-=4h, ESP = 0xAAAAA9A
mov    ebp, esp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;设置EBP指针指向栈顶 0xAAAAA9A
mov    eax, dword ptr  [ebp+0ch]   ;ebp+0ch为0xAAAAAA6即参数2的位置
mov    ebx, dword ptr  [ebp+08h]   ;ebp+08h为0xAAAAAA2,即参数1的位置
sub    esp, 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;局部变量所占空间ESP-=8, ESP =  0xAAAAA92
...
add    esp, 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;释放局部变量, ESP+=8, ESP =  0xAAAAA9A
pop    ebp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;出栈,恢复EBP, ESP+=4, ESP =  0xAAAAA9E,即把栈中地址0xAAAAA9A的内容pop到ebp中
ret    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;ret返回,弹出返回地址,ESP+=4, ESP=0xAAAAAA2, 后面加操作数8为平衡堆栈,ESP+=8,ESP=0xAAAAAAA, 恢复进入函数前的堆栈.
}

看完汇编后,再看EBP和ESP的定义,哦,豁然开朗,

原来ESP就是一直指向栈顶的指针,而EBP只是存取某时刻的栈顶指针,以方便对栈的操作,如获取函数参数、局部变量等

原文当中没有附图,这里加一下手绘的内存栈空间示意图,方便理解一下


本文由 古月蓝旻 创作,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3.0,可自由转载、引用,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。

还不快抢沙发

添加新评论